中国数学会是中国数学工作者的学术性法人社会团体,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组成部分。中国数学会的宗旨是团结广大数学工作者,为促进数学的发展,繁荣我国的科学技术事业,促进科学技术人才的成长与提高...
中国古代数学的贡献|2 中国古代数学与国学
发布时间:2024-01-15
【编者按】“中国古代数学的贡献”一文,作者系周向宇院士。在研究专业数学之余,作者将学习和研究中国古代数学的心得体会与研究成果整理成文,刊发于《数学学报,中文版》2022年第4期。该文阐释与揭示了中国古代数学对华夏文明的贡献,对国学、语言、文化的影响,以及对现代数学的影响与贡献。“数学大院”公众号将陆续以推文呈现,让读者从多方面领略中国古代数学的成就与贡献。
图片来源于网络
以下内容节选自“中国古代数学的贡献”一文第二章,作者系周向宇院士。
所谓国学,应该是以先秦诸子百家学说为根基的中国传统思想、文化、学术体系。国学涉及范围广泛,包括哲学、文学、政治、经济、军事、历史、地理、医学、建筑、书画、音乐等等,且涉及各个时代。
事实上,中国文化对数学的严谨、严格、严密,准确、精确、客观,非常地推崇。《淮南子·主术训》说:孔丘、墨翟修先圣之术,通六艺之论。国学的奠基者们都精通六艺、通晓筹算,他们将各自的人文思想用数学命题来进行阐释,反映了人文精神与数学精神的交融, 体现了中国文化从根基上对数学的尊崇。
2.1 古代数学之用
史书记载:伏羲女娲持规矩;大禹:左準绳,右规矩,载四时;奚仲:造车之父,利用规矩、准绳造马车。
“勾三股四弦五”在大禹时期就已经知道了。《史记·夏本纪》记载大禹治水的情形:“左准绳, 右规矩,载四时,以开九州,通九道,陂九泽,度九山。”《淮南子·修务训》也说:“无规矩,虽奚仲不能以定方圆;无准绳,虽鲁班不能以定曲直。”奚仲发明了轮子,是中国的造车之父。如果没有了规矩,即便是奚仲也确定不了方圆;如果没有了准绳,哪怕是鲁班也确定不了直线。这说明,我国古代很早就使用准绳和规矩这些基本的数学工具,并做出重大应用。
2.2 古代数学源远流长
周文王演周易;周武王建周朝,周公(儒学奠基人)制礼乐。数学教育属六艺(礼、乐、射、御、书、数)之一,据史料记载,至晚始于西周。西周造车技术高超,车辆制造业发达,而造车相当依赖数学。刘徽在为《九章算术》作注时说:“按周公制礼而有九数,九数之流,则《九章》是矣”。甲骨文中,已有规、矩等字。这些都说明,我国古代数学源远流长。
2.3 周公与商高
《周髀算经》记载周公向商高请教天文测量的有关知识:“夫天不可阶而升,地不可得尺寸而度,请问数安从出?”商高告诉他,关键在于用“矩”。周公感叹:“大哉言数!请问用矩之道。”商高则进一步解释,通过不同的摆放方式,矩可以实现多种不同的用途:“平矩以正绳,偃矩以望高,覆矩以测深,卧矩以知远,环矩以为圆,合矩以为方。”周公称赞说:“善哉!”
《管子·七法》里记载了很多管子与数学相关的内容。管仲所说的七法是指:“则、象、法、化、决塞、心术、计数”。其中,“计数”包括刚柔、轻重、大小、实虚、远近、多少,这些问题都与数学相关。管仲认为,想要办成大事,不可不通晓数学:“不明于计数,而欲举大事,犹无舟楫而欲经于水险也。举事必成,不知计数不可。”此外,管仲把尺寸、绳墨、规矩、衡石、斗斛、角量称为“法”,这些也是数学。管仲说:“不明于法,而欲治民一众,犹左书而右息之。”在管仲治理国家时,数学起了重要作用。
由上述可见,从伏羲女娲到大禹,从文、武王到周公、管子,从中国文化的根基上看,中国的统治者对数学是十分欣赏、重视的。
2.4 孟子的人文思想与数学
《孟子·离娄上》说:“离娄之明,公输子之巧,不以规矩,不能成方圆;……尧舜之道,不以仁政,不能平治天下”。事实上,“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”是一个数学命题(现在已成为人们常用的格言警句),孟子以此阐述它的核心人文思想“仁”。目前人们常说“规规矩矩做人做事”,反映了数学的影响。
中国文化看重“圆方”,向有“天圆地方”之说。方圆都是轴对称图形,又是中心对称图形。中国古代发明了画圆与方的规与矩。
《孟子·离娄上》还说:“规矩,方圆之至也;圣人,人伦之至也。”这里,孟子把数学命题和他的人文思想交融为一体,在他的著作中还能找到许多其他类似的比较、阐述。以下仅举几例:
《孟子·离娄上》:圣人既竭目力焉,继之以规矩准绳,以为方圆平直,不可胜用也;……既竭心思焉,继之以不忍人之政,而仁覆天下矣。
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权,然后知轻重;度,然后知长短。物皆然,心为甚。
《孟子·告子上》:“羿之教之射,必志于彀,学者亦必志于彀;大匠诲人,必以规矩,学者亦必以规矩。”
《孟子·尽心上》:公孙丑曰:“道则高矣美矣,宜若登天然,似不可及也。何不使彼为可几及,而日孳孳也。”孟子曰:“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,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,君子引而不发, 跃如也,中道而立,能者从之。”
《孟子·尽心下》:“梓匠轮舆,能与人规矩,不能使人巧。”
这些,都需要对数学有准确的认识,才能更好地理解其意。
2.5 墨子的人文思想与数学
墨子是一位百科式科学家。《墨子·经上》说:“圜,一中同长也。”圆就是有一个中心到具距离等长的图形。圆可以用规来实现,所谓“圜,规写交也”(用规写画的终点与始点相交合的封闭轨迹)。“方,柱隅四权(讙)也”(方形即四边四角相等的平面四边形。柱:边。隅:角。权:均衡、平衡、平均,这里意味着相等。另外《考工记》中:“九和之弓,角与干权”的“权”也是此意),“方,矩见交也”(用矩尺画出相交的封闭图形),方可以用矩来实现,这是墨子的公理化定义。“有穷”、“无穷”是墨家的常用术语。他给出了力的定义,认为力是使物体运动变化的原因;认识到了重力、杠杆原理;还做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像的实验,证明光沿直线传播。
《墨子·法仪》还说:“百工为方以矩,为圆以规,直以绳,衡以水,正以县。无巧工不巧工,皆以此五者为法。”无论是巧匠还是一般工匠,都要遵从相同的客观准则,说明墨子已经认识到了数学的客观性,以此强调法度的重要性。
墨子的核心人文思想是“天志”(天的意志)。《墨子·天志上》说:“我有天志,譬若轮人之有规, 匠人之有矩,轮匠执其规矩,以度天下之方圆。曰:中者是也,不中者非也。”墨子把以规矩定方圆,比喻为判断是非,显然他对数学的精确和严谨是十分推崇的。后文《墨子·天志中》还说:“是故子墨子之有天之,辟人无以异乎轮人之有规、匠人之有矩也。”墨子把天志思想和数学命题联系对应起来。“中吾规者谓之圆,不中吾规者谓之不圆,……中吾矩者谓之方,不中吾矩者谓之不方。”判别圆和方的规则都很明确,这些思想方法都来自数学。
2.6 荀子的人文思想与数学
荀子的一个核心人文思想就是“礼”。《荀子·王霸》说:“礼之所以正国也,譬之,犹衡之于轻重也,犹绳墨之于曲直也,犹规矩之于方圆也,既错之而人莫之能诬也。”这充分反映了荀子对数学的推崇。
《荀子·礼论》:“故绳墨诚陈矣,则不可欺以曲直;衡诚县矣,则不可欺以轻重;规矩诚设矣, 则不可欺以方圆;君子审于礼,则不可欺以诈伪。”
我们知道,有了绳墨就不可欺以曲直,有了衡(秤)就不可欺以轻重,有了规矩就不可欺以方圆,这些都是数学道理。荀子以此来说明“礼”的重要性。
同样地,《荀子·礼论》接着说:“君子审于礼,则不可欺以诈伪。故绳者,直之至;衡者, 平之至;规矩者,方圆之至;礼者,人道之极也。”荀子从绳、衡、规矩这些数学知识,引申到他的核心人文思想“礼”。只有对数学的“之至”理解透彻了,才能透彻理解其人文的“之极”。
2.7 管子的人文思想与数学
管仲治理国家时应用了数学,他的人文思想也是用数学语言来表征的。《管子·法法》说:“规矩者,方圆之正也,虽有巧目利手,不如拙规矩之正方圆也……,故虽有明智高行,倍法而治,是废规矩而正方圆也。”这里,管仲用数学语言来阐释背法而治的后果。
《管子·形势解》:“奚仲之为车器也,方圜曲直皆中规矩钩绳,故机旋相得,用之牢利,成器坚固。明主,犹奚仲也,言辞动作,皆中术数,故众理相当,上下相亲。巧者,奚仲之所以为器也,主之所以为治也。”
“以规矩为方圜则成,以尺寸量长短则得,以法数治民则安。”
《管子·七臣七主》:“法律政令者,吏民规矩绳墨也。夫矩不正,不可以求方;绳不信,不可以求直。”
2.8 韩非子的人文思想与数学
韩非子也是法家的代表人物,他十分推崇“法术”,他也借用规矩、尺寸等数学语言来阐述“法”,他的数学思想和人文思想是交融在一起的。韩子引绳墨,切事情,明是非。------《史记·老子韩非列传》。
《韩非子·用人》:“释法术而任心治,尧不能正一国;去规矩而妄意度,奚仲不能成一轮;废尺寸而差短长,王尔不能半中。使中主守法术,拙匠守规矩尺寸,则万不失矣。”
《韩非子·饰邪》:“夫悬衡而知平,设规而知圆,万全之道也。……释规而任巧,释法而任智,惑乱之道也。”
2.9 法律与数学
唐代吴兢的《贞观政要·公平》提到:“法,国之权衡也,时之准绳也”;《淮南子·主术训》说:“法者,天下之度量,而人主之准绳也”。目前我国的法徽、人民法院院徽含有权衡;时至今日,我们仍说“以法律为准绳”,可见古代数学的影响。度量、权衡、准绳都是数学,被用于法律。反映了中国文化对数学严谨、规范、精确的推崇。
2.10 先贤们的数学观
先贤们为什么重视数学?先贤们显然希望自己的学说无论在哪里用、在什么时候用、谁来用,都有一致性,不会因地、因时、因人而异,能反映客观性、普适性。而数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客观性与普适性,数学命题具长期生命力,其正确性不会因时因地因人而改变。这也是为什么先贤们建立的学说直到今天仍有强大的生命力。这反映出中国文化对数学思想、方法、能力的看重。
2.11 筹算与语言
筹算对中国语言有很重要的影响。我认为,像运筹帷幄、技高一筹、略胜一筹、一筹莫展等成语,都源自于筹算。运字特征:运的对象从一处到了另一处,发生了位移。筹算的过程是把算筹从袋中取出,移到桌上进行运算,这正是运筹。“运筹帷幄”,字面意思是说在军帐里进行筹算,进而引申为在战斗中进行谋划、策划。在我看来,“技高一筹”、“高出一筹”和“略胜一筹”的本意,并不是比较两人的筹码多少,而是比较两人的筹算能力,你会把筹摆弄在正确的位置上, 也就是你的筹算能力更强,你就“技高一筹”、“高出一筹”或“略胜一筹”。“展”字特征:展的对象展前没看见,展后看见了。算筹本是放在袋中的,没看见,做筹算时需把算筹取出,摆在桌上演算,就能看见了,所以做筹算就是一个展筹的过程。“一筹莫展”是说,做筹算时连算袋里一根筹都拿不出来摆在正确的位置,说明完全不会做,比喻一点办法都想不出,一点计策也施展不了。
此外还有很多与算筹有关的词语,例如统筹、筹款、筹办、筹备、筹措、筹划、筹集、筹建、筹借、筹码、筹谋、筹拍、筹商、筹资、筹组等等。简简单单、随随便便的办理不能称为筹办,筹办得要是有谋划、有思考、动了脑筋的办理。
数学对中国语言的影响还有很多例子。比如建筑工匠、尤其是泥木工需要使用数学工具,离开了“准绳”便无法工作, 所以“准绳”后来被引申为必须遵守的法规。
如今的许多词语都与数学中的准绳有关,例如:准则、准确、准时、准保、标准、水准、准点、准信、准数、对准、瞄准、保准、放之四海而皆准,绳正、绳之以法、绳墨之言、绳愆纠谬。
再比如常规、规则、规范、规定、萧规曹随、循规蹈矩,上策、献策、策划、策反、策应、策动、束手无策、出谋划策,权衡、权度、衡量、衡定(评定)等词语,也都源自于数学中的规、矩、策、权、衡等。
2.12《周易》中的数学
《周易》记载:“上古结绳而治,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。”从结绳计数到符号计数,《周易》可谓是二进制的滥觞,书中显现了对称和对偶的思想。比如阴和阳。上述提到的“探赜索隐,钩深致远”也是出自《周易》。《周易》对中国哲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,是一部具有科学思想的深刻巨著。
2.13 老子的人文思想与数学
老子的《道德经》说“负阴抱阳”,这其实蕴含了深刻的数学原理,用现代的数学语言来说就是:阴和阳两个元素构成一个有限群,运算不必只作用于数上。另外,将“阴阳”换成“负正”,这句话即蕴含了“负负得正”的思想。所以说,中国古代文化发现了第一个有限群()。
老子在《道德经》中说:“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。”此外他又说:“善数不用筹策。”上面已提到我国用筹策和十进位值制来计数。老子显然深入思考了计数问题,不用筹策,即不用十进位值制。结合这两句话来看,其实可以看出老子认为三进位值制也可计数,也是“善数”。所以,我认为,老子是三进位值制的创立者。事实上,三进制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很大影响,比如祭祀时供奉三碗米饭、点三根香、洒三杯酒、还有三鞠躬。“三”已经代表了万物,代表了祭祀者的所有哀思和缅怀。此外还有军事上的“三三制”等。目前朋友圈时兴点赞,有些人点4个、5个乃至一串大拇指,我以为不如按老子的思想点三个,以此代表完全赞同。
[1] 毛泽东, 改造我们的学习,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, 北京: 人民出版社, 1991:797.
[2] Cajori F., A History of Mathematical Notations, Dover Publications, Inc. New York, 1993:70.
[3] Gowers T. (Ed.), The Princeton Companion to Mathematics,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, 2008.
[4] 吴文俊, 对中国传统数学的再认识, 百科知识, 1980年第7--8期.
[5] 程贞一, 闻人军, 周髀算经译注, 上海: 上海古籍出版社, 2012.
[6] 卡尔·博耶(Carl B. Boyer)著, 尤塔·梅兹巴赫(Uta C. Merzbach)修订, 数学史(修订版), 中央编译出版社, 2012.
[7] 吴文俊主编, 世界著名数学家传记, 花拉子米, 北京: 科学出版社, 1995.
[8] 李文林, 数学史概览, 北京: 高等教育出版社, 2000.
[9] 中国大百科全书,数学卷, 数学编辑委员会主任: 华罗庚, 苏步青, 北京: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, 1992.
[10] 周易、老子、墨子、列子、庄子、孟子、荀子、管子、韩非子、左传、淮南子、贞观政要, 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, 北京: 中华书局, 2010--2019.
原文载于《数学学报,中文版》2022年第四期,由编辑部授权转载。
来源:数学大院
数学会奖项
钟家庆奖
钟家庆教授生前对祖国数学事业的发展极其关切
钟家庆教授生前对祖国数学事业的发展极其关注,并为之拚搏一生。为了纪念并实现他发展祖国数学事业的遗愿,数学界有关人士于1987年共同筹办了钟家庆基金,并设立了钟家庆数学奖,委托中国数学会承办。
关注微信
扫描二维码关注